叶凝欢自幼生长在侯府,作为侯府的嫡女,她拥有着令人艳羡的身份和地位。然而,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,她的内心始终渴望着父亲更多的关爱。
叶府的庭院宽敞雅致,嫩绿的柳条随风而摆,水面荡漾着细碎的阳光。叶凝欢每天都会在这个庭院中徘徊,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与自然的气息。可无论她走到哪里,父亲叶大人总是忙于朝政,难得抽出时间陪伴她。
“爹,我和你说过的那本诗集,您什么时候能和我一起读呢?”叶凝欢恳求道。父亲叶大人微微一笑,却在瞬间被一堆奏折和公事掩埋,最终只是匆匆回了句:“好,好,等我忙完这些再说。”然而,叶凝欢明白,这“等我”往往意味着遥遥无期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叶凝欢的心中开始滋生出一丝孤独。她常常独自在书房中翻看父亲年轻时的画像,那些充满豪情的笑容和温暖的眼神,似乎是她唯一的慰藉。她忆起童年时,父亲揽着她的肩头,一同在星空下畅谈梦想的情景,那一刻的甜蜜如同蜜糖般令人陶醉。
一天傍晚,叶凝欢在庭院中无意间听见几名下人提起叶大人的威风与成就时,不禁心中一震。她知道,作为侯府嫡女,她的身份是无可厚非的尊贵,但她更希望的是能够成为父亲心中最珍贵的存在。
“为什么爹总是将事业放在第一位,而忽略了我呢?”这个疑问在她心头回荡,愈加清晰。她想到了父亲为家族所做的一切,忍不住哽咽着,若不是在外奋斗,可能早已没有今日的荣华。然而,这种理智并未能平息她内心的失落。
某个夜晚,叶凝欢终于鼓起勇气,决定亲自去找父亲。她轻轻推开书房的门,看到父亲正埋头于一堆公文之中,灯光下,他的神色显得疲惫,却依然坚定。她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走了进去。
“爹,我能和您聊聊吗?”她的声音轻轻地,但在寂静的书房中却显得格外清晰。叶大人愣了愣,放下手中的文件,抬眼看向她,眼里闪过一丝歉意。
“凝欢,爹很忙,稍后再说可好?”他的语气依旧温和,然而对叶凝欢来说,这个“稍后”像是无尽的等待。
“我只是想告诉您,尽管我知道您很忙,但我仍然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和陪伴。”叶凝欢的声音在微弱的烛光下显得无比坚定。她向前一步,凝视着父亲的眼睛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。
叶大人的手顿住了,他看着女儿水汪汪的大眼睛,心中一震。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似乎忽视了她内心的渴望。这个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,也有属于自己的期待和愿望。
“凝欢,爹……”叶大人的声音低沉,似乎有着千言万语。看着女儿满是期待的眼神,他最后还是叹了口气,道:“若是对你有伤害,我愿意尽量弥补。”
这句话如同一缕暖风,吹散了叶凝欢心中郁结的情绪。她走上前,轻轻握住父亲的手:“我不想让您放弃事业,只希望能够与您分享我的生活与心情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叶大人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节奏,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。他们一起在月光下吟诗作对,一起品茶讨论,父女间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愈发亲密。叶凝欢渐渐从孤独中走出,乐于与父亲分享自己的成长与发现。
“爹,我今天在书院学到了新的词句,您来听听吗?”凝欢兴奋地跑到书房,像一朵在阳光下绽放的花朵,将自己的一切都倾诉给父亲。叶大人宠溺地笑着,心中充满了温暖。他终于明白,事业的重要固然不容小觑,但亲情更是不可或缺的滋养。
有一天,叶凝欢在书院中逐渐展露出非凡的才华,成为了颇受师长赞赏的才女。她写出的诗篇屡屡发表,引得周围的人皆为之惊艳。父亲得知后,欣喜若狂,主动为她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诗会,邀请了府中和书院中的好友。那晚,叶凝欢在灯火烛影中,站在众人面前,自信而优雅地朗诵着她的作品。
诗会结束后,父亲看着女儿金光闪闪的笑容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想起曾经的错失与忽略,暗暗发誓,今后必定要更加珍惜与女儿的每一个瞬间。
岁月荏苒,叶凝欢在父亲的鼓励与陪伴中,逐渐成长为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。她与父亲的关系也愈发深厚,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支持,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温暖。而每当夜深人静时,她依旧会回想着那段孤独的岁月,内心却满是感激,因为正是那样的渴望与坚持,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,也让她在生命中找到了真正的幸福。
当年在书房的那次对话,如今已成为她心中最美好的回忆。叶凝欢终于明白,亲情这条纽带,是即便再忙碌的生活中,也能透出温暖和希望。她与父亲的故事,教会了她理解与包容,也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。